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业课,课程总学时88学时,线上35学时,线下53学时。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是研究如何将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知识结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是集经典数学、现代数学和实际问题为一体的一门课程,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课程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力培养数学应用型人才。
  教师团队:赵文英、李淑凤、马妍、谢威、许宏文
  授课方式:线上线下混合
  推荐教材:《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978-7-04-053686-7
课程介绍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是研究如何将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知识结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是集经典数学、现代数学和实际问题为一体的一门课程,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课程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力培养数学应用型人才。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数学建模中关于评价、优化、方程、图论、权重等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利用数学软件对其进行编程和计算;能利用计算机软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般问题;

能力目标2:学生的数学建模、实践创新的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结合数学知识、互联网、计算机建立模型,反复实践,从而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能通过联系实际对模型、求解过程、手段等方面有一定的改进;

素养目标3:学生具有创新性思维、协同合作精神;感受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解决问题方式、方法的改变;能够具有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于挑战困难的科学精神与服务于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

团队介绍
  • 赵文英 · 牡丹江师范学院课程负责人
    牡丹江师范学院
  • 李淑凤 · 牡丹江师范学院团队教师
    牡丹江师范学院
  • 马妍 · 牡丹江师范学院团队教师
    牡丹江师范学院
  • 谢威 · 牡丹江师范学院团队教师
    牡丹江师范学院
  • 许宏文 · 牡丹江师范学院团队教师
    牡丹江师范学院
课程相关

教学任务:

首先,课程负责人及其团队成员承担《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平均440学时/年;其次,每年指导系列数学建模竞赛(至少10类)、相关科学研究(相关发表论文、毕业论文和设计)、系列创新创业活动(至少5个类别)。最后,完成课程内容更新、网课录制、线上交流、线下实验指导等工作。

依托课程团队成员开展的教学研究:

2020年,主持黑龙江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组委会项目:数学建模教学与竞赛管理改革研究;

2020年,主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教学团队项目式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22年,主持黑龙江省数学会项目:数学类专业专创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22年,主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竞赛-创新机制下的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2023年,主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以数学建模竞赛带动数学类专业专创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24年,主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学科交叉背景下金融数学专业多段进阶式实 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依托课程,团队近3年主持校级教改项目8项,校级科研项目4项;指导学生国家级大创项目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1项;

研讨并形成了“教-学-赛-研-创-教”五维一体教学运行机制,并应用于其他实践类课程,带动了其它实践类课程的建设;

团队发表相关论文23篇,指导学生发表论文4篇;

2024年初,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在学银在线开放。

相关奖励奖励:

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自21年以来的实践竞赛获奖:组织并指导省级、国家级数学建模竞赛13个种类,三个轮次。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国家三等奖1项,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得东北三省数学建模竞赛、长三角高校数学建模竞赛、“华中杯”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等省级竞赛一、二、三等奖约140余项;

教师获奖:

2021-2024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东北三省数学建模竞赛赛区优秀指导教师8项、赛区竞赛优秀组织者2项;其它赛事优秀指导教师4项;

2021年谢威获得黑龙江首届教学创新示范交流活动二等奖;

2021年许宏文获得省级创新创业工作先进个人公示;

2022年赵文英获得牡丹江师范学院三育人标兵荣誉;

2024年赵文英获得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E类)称号。

课程视频
牡丹江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