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基础与中国文化常识

汉语基础与中国文化常识

《汉语基础与中国文化常识》课程为面向海外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入门课程,对母语教学者和学习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考虑到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密切关系,设计了两个模块:汉语基础模块与中国文化常识模块。汉语基础模块从汉语拼音入手,介绍常见虚词和语法,并在多种生活场景中进行口语训练,力图使学习者能够达到运用汉语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的水平。中国文化常识模块选取了10个专题开展教学,首先介绍中国的历史和地理概貌,兼及五岳、园林等风景名胜,然后介绍中国的文字、方言、文学、书法等精神文化,最后介绍中国的春节、美食等民俗文化,使学生能够比较了解中国文化的常识和不同面向,理解并认同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教师团队:綦中明、付振华、薛靖怡、金洪臣、蒋金芳、王领、王波、徐婧婷、徐冶奇、刘宇、杨泽贤、赵志莹、马方韬、毛佳丽、刘爽、李莹、董慧
  授课方式:线上
  推荐教材:
课程介绍

《汉语基础与中国文化常识》课程为面向海外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入门课程,对母语教学者和学习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考虑到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密切关系,设计了两个模块:汉语基础模块与中国文化常识模块。

1.汉语基础模块从汉语拼音入手,介绍常见虚词和语法,并在多种生活场景中进行口语训练,力图使学习者能够达到运用汉语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的水平。

2.中国文化常识模块选取了10个专题开展教学,首先介绍中国的历史和地理概貌,兼及五岳、园林等风景名胜,然后介绍中国的文字、方言、文学、书法等精神文化,最后介绍中国的春节、美食等民俗文化,使学生能够比较了解中国文化的常识和不同面向,理解并认同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汉语的日常表达方式,了解中国文化多方面的常识。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汉语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具备初步的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3.价值目标:理解并认同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团队介绍
  • 綦中明 · 牡丹江师范学院课程负责人
    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文物专硕方向带头人。担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会会员、中国人类学满学专委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满通古斯语言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黑龙江省新型智库高端人才库入库专家、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4部、合著2部。获省级科研成果奖6项,1部著作入选博士论文文库。
  • 付振华 · 牡丹江师范学院团队教师
    文学博士、副教授,汉语言文学系系主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文献及非遗文化。业余创作新旧体诗歌。出版《陶杜论稿初编》等专著、译注7部,主编《大学语文扩展阅读》。
  • 金洪臣 · 牡丹江师范学院团队教师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师
  • 李莹 · 牡丹江师范学院课程负责人
    文学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黑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1项、黑龙江省教育厅教改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3项,黑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18篇,出版和参编专著、教材、读本、注本8部;曾获牡丹江市社科联优秀成果一等奖,校社科联优秀成果一等奖,牡丹江师范学院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作为主要成员获得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 毛佳丽 · 牡丹江师范学院团队教师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师
  • 刘爽 · 牡丹江师范学院团队教师
    书法硕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兼任牡丹江市妇女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妇女书法作品展中获奖;第六届全省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一等奖。刻字作品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刻字艺术展中入展;黑龙江省第二届龙江书刻精品展中获奖。
  • 董慧 · 牡丹江师范学院课程负责人
    女,文学博士,教授。2003年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后留校任教至今。2008在东北师范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2015年在福建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黑龙江省普通话测试员。从教14年来,先后主讲过语言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大学语文、应用写作和演讲与口才等多门课程。主要科研方向是东北文学、知青文学和台湾文学。
课程相关
《汉语基础与中国文化常识》课程为面向海外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入门课程,对母语教学者和学习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考虑到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密切关系,设计了两个模块:汉语基础模块与中国文化常识模块。汉语基础模块从汉语拼音入手,介绍常见虚词和语法,并在多种生活场景中进行口语训练,力图使学习者能够达到运用汉语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的水平。中国文化常识模块选取了10个专题开展教学,首先介绍中国的历史和地理概貌,兼及五岳、园林等风景名胜,然后介绍中国的文字、方言、文学、书法等精神文化,最后介绍中国的春节、美食等民俗文化,使学生能够比较了解中国文化的常识和不同面向,理解并认同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牡丹江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