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写、讲、演实践

中华经典诵、写、讲、演实践

《中华经典诵、写、讲、演实践》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通识美育课程,32学时,2学分。课程基于学校“面向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总目标,按照“职业信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创新意识+人文情怀”“五位一体”的师范生培养模式,打造了“一线、双基、三向、四能”的内容体系。课程团队以培铸教师职业信念,提升学生育人能力为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开展中华经典诵、讲、写、演的有梯度、跨学科和个性化学习实践。学生通过学习实践能够坚定教师职业信念,秉持教育报国理念,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内化经典,服务社会,提升文化自信,维护文化安全。
  教师团队:李莹、董慧、刘爽、李心竹、胡宗华
  授课方式:社会实践
  推荐教材:中华经典诵读
课程介绍

课程基于学校“面向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总目标,按照“职业信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创新意识+人文情怀”“五位一体”的师范生培养模式,打造了“一线、双基、三向、四能”的内容体系。课程团队以培铸教师职业信念,提升学生育人能力为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开展中华经典诵、讲、写、演的有梯度、跨学科和个性化学习实践。学生通过学习实践能够坚定教师职业信念,秉持教育报国理念,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内化经典,服务社会,提升文化自信,维护文化安全。

课程目标

认知目标:整合中华经典相关的语言、文学、艺术知识,运用技法规律设计诵写讲演实践方案,开展社会调查,展现语言文字之美。

能力目标:融合交叉学科知识开展综合实践,应用情感技能朗诵经典作品,规范书写硬笔书法作品,设计撰写经典讲解脚本,合作创作表演展示作品,评价实践表现,提升教学、实践和育人能力。

价值塑造目标:树立家国情怀和教师职业信念,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应用诵写讲演技能服务社会和教育事业。

团队介绍
  • 李莹 · 牡丹江师范学院课程负责人
    文学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黑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1项、黑龙江省教育厅教改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3项,黑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18篇,出版和参编专著、教材、读本、注本8部;曾获牡丹江市社科联优秀成果一等奖,校社科联优秀成果一等奖,牡丹江师范学院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作为主要成员获得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 董慧 · 牡丹江师范学院团队教师
    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知青文学研究所成员。 研究方向是东北文学和台湾文学。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项(排名第二),主持省社科立项一项,出版专著两部,教材三部,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社哲版)《学术交流》《戏剧文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三篇。主讲省级精品课两门。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获牡丹江师范学院“讨论式”教学法讲课大赛一等奖,获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师朗诵比赛一等奖,获校级“教学能手”和“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 刘爽 · 牡丹江师范学院团队教师
    书法硕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兼任牡丹江市妇女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妇女书法作品展中获奖;第六届全省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一等奖。刻字作品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刻字艺术展中入展;黑龙江省第二届龙江书刻精品展中获奖。
  • 李心竹 · 牡丹江师范学院团队教师
    旅意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意大利博洛尼亚音乐学院歌剧演唱硕士,室内乐双硕士学位、意大利伊莫拉爱乐乐团独唱演员、意大利国家政府全额奖学金获得者、2014-2018年任意大利博洛尼亚音乐学院歌剧总谱课助教。两项科研项目重要成员:2015年度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我国童声合唱现状及普及及模式研究》、2016年度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意大利拿破里民歌的学习与演唱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 荣获第二十届意大利“罗兰多尼·克罗西”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第五届意大利“克雷托”国际声乐比赛第三名;第四届韩国春川国际声乐比赛研究生组第二名;第二十二届意大利“罗兰多尼·克罗西”国际声乐比赛特别大奖,第十二届金钟奖黑龙江地区三等奖,第九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声乐展演歌剧咏叹调组第二名。旅意六年举办八场个人独唱音乐会,组建2个室内乐团,举办音乐会近百场。立志于中意两国文化交流,促成学术交流及音乐会演出活动二十余次。
  • 胡宗华 · 牡丹江师范学院团队教师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博士,讲师。2023年以来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黑龙江赛区)中级组一等奖,2022年第六届黑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二等奖。
课程相关

承担课程教学任务

课程团队共开课9学期,每年开课2学期,年均学时62学时。课程面向校内选课学生和智慧树平台选课学生,选课学校27所。课程负责人负责开展教学资源建设和实践指导,参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实践基地共建。

教学研究

课程负责人李莹近五年来主持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思政专项等项目4项;担任黑龙江省中小学省情教材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参与编写黑龙江省中小学省情教材《魅力黑龙江》;受聘智慧树高等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教学案例入选《“智慧树杯”全国课程思政示范案例集》,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担任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评审专家。

教学奖励

课程团队建设省级一流本科社会实践课程和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培育项目。课程负责人李莹获得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黑龙江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黑龙江省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二等奖、黑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2项,获批黑龙江省研究生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项目课程思政案例和首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获得“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得“智慧树杯”混合式教学案例创新大赛一等奖。获评牡丹江市师德楷模和牡丹江师范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名师。

团队成员董慧获黑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黑龙江省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二等奖、黑龙江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一等奖,获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团队成员刘爽获得黑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黑龙江省高校艺术教学成果展一等奖、黑龙江省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团队成员李心竹获得黑龙江省高校微课教学竞赛二等奖。团队成员胡宗华获得黑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黑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二等奖、“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二等奖。

课程团队指导学生获得诵写讲演、红色筑梦之旅、推广普通话、教学和创新创业竞赛、新文科创新竞赛等奖项30余项。

课程视频
牡丹江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