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是理工科非物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为学生后续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课程紧密结合“学生中心、立德树人、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秉持“立德、强基、助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领会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建构物理学的知识脉络;培养学生了解物理学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科学家的事迹和科学贡献、物理学科前沿和我国的科技成就,激发学生追求真理和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将物理学基础知识与专业相关的工程实践跨学科融合的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共同提升。
1.知识目标: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现象、概念和规律,能建构知识体系;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科学抽象、类比等方法,能够发现和解决物理问题。
2.能力目标: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提高获取和扩展知识、独立思考、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的能力;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提升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
3.素质目标:能够检索文献、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习惯;通过理想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能够抓住主要因素;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的世界观;树立科技强国志向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1.承担课程情况:主讲数学、化学、电气、电气信息等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及实验课、物理学专业(师范)的《光学》课程、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等课程。
2.教学研究情况:
2020年发表论文3篇。
2022年结项省级教改项目1项“基于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大学物理》教学中对分课堂的应用研究”。
2023年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批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课程1门《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2024年出版教材1部《普通物理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课程申报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获批省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
3.教学奖励情况:
2020年获省级教学典型案例1项。
2022年和2023年主讲《大学物理》课程分别获校级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省级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2023年指导学生获第14届“格致杯”全国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展示活动三等奖1项、省级公费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特等奖1项和一等奖各1项、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三等奖1项。
2024年指导学生获第15届“格致杯”全国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展示活动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个人获优秀指导教师。